close

 

安全感來自清楚的權威架構,想要子女覺得快樂,有安全感,就要在家中建立清楚的權威架構。

讓孩子使壞卻不必面對真正的後果,就等於在鼓勵這種壞行為,久而久之就會變成壞習慣。

不管你做什麼(或不做什麼),都是在訓練孩子,如果你不立刻讓孩子面對後果,就是在訓練他們不要馬上服從。

什麼都不做,會比不一致性的作法好。

K.I.C.K.管教原則:心平氣和(Kind)、立即(Immediate)、一致(Consistent)、心平氣和(Kind) 
 

想治抱怨的態度,最快的方法就是,把他抱怨的東西加倍給他。 
 

立即打孩子,糾正他的行為,會比說話刺傷孩子,讓親子關係變疏遠更好。 
 

教導孩子服從,就是幫他們培養一項非常好的特質:自制力。能夠控制自己的脾氣和感受,人生才會快樂。 
 

你若好好管教你的孩子,他們就會成為別人的祝福,而不是負擔。 
 

父母的態度要堅定、心平氣和、愉快,你的決心必須大過於孩子的頑固,你若堅持下去,孩子就會獲益。 
 

父母會決定家中的氣氛和孩子的心情。

當你不知道還能做什麼時,可以試試微笑。 
 

管教孩子是幫助孩子變快樂的一個好方法。 
 

不要讓家事奪走家中的喜悅。跟整個人生比起來,把家裡打掃得一塵不染並不是那麼重要。 
 

學會分辨這是孩子本來就會有的幼稚行為,還是公然違抗或不尊敬。 
 

我們給孩子界線不是要壓抑他們,而是要帶給他們最大的喜悅和自由。 
 

順服是關鍵,孩子必須願意順服,知識和愛才可能進入他的心中。 
 

父母不可以在衝動或失控之下體罰孩子,體罰必須是出自於愛,目的是為了教導和糾正,不是為了報復。


截錄自:沒有不受教的孩子/林奐均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巧巧 的頭像
    巧巧

    找幸福的可能

    巧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